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1
2
中共中央
3
123456
4
法明传[2024]173号
5
九边
6
赵紫阳
7
帝国政界往事
8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1
2
中共中央
3
123456
4
法明传[2024]173号
5
九边
6
赵紫阳
7
帝国政界往事
8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法明传[2024]173号: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(附下载链接)
2025.1.1起,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(附下载链接)
2025.1.1起,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(附下载链接)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科学家提出化学合成新路线,拓宽经典有机反应的应用范围,为烯烃臭氧化合成提供新模式
Original
朵克斯
DeepTech深科技
2024-02-01
用借来的仪器、以及 400 多页论文补充资料,北大校友和志奇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
Science
一作论文。
图 | 和志奇(来源:和志奇)
基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自由基化学,他将烯烃臭氧化反应这一经典有机反应的应用范围加以拓展。
2010 年,曾有学者凭借在交叉偶联上的研究成果,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。而对于经典臭氧氧化化学来说,本次论文结合交叉偶联反应介绍了一些既有趣又巧妙的变化。
在前人的研究之中,并没有关于这种类型转化的先例。而本次发现将让烯烃惰性的 C-C 单键可以拓展作为交叉偶联反应的位点。
从合成策略、以及逆合成分析角度来看,这篇工作可以将烯烃视为一个“可离去”的官能团合成中间体。
在当前的合成化学研究领域,分子骨架编辑概念备受关注,而本次成果恰好和这一概念相契合。
由于本次研究中的底物范围相当广泛,因此所形成的复杂产物可被用于各种场景。而天然产物和商业原料中又包含大量的烯烃,因此这项工作或含氮功能有机分子的制备带来重要影响。
同时,本次研究中的相关工艺也具备出色的可扩展性,课题组也展示了相关的反应装置、优化说明、以及所需化合物的表征。
从当前的工业化条件来讲,臭氧化发展、以及臭氧化的工业管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。对于本次研究中的反应来说,它使用萜类化合物、或其他来商业易得原料,来合成非天然萜类生物碱或手性胺。
这些手性胺化合物和非天然萜类生物碱,是一类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有机分子,不仅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之中,而且具备结构复杂的特点,
这能对药物化学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。同时,利用本次研究中的技术路线,很有希望显著降低合成的成本。
假如可以合成甲基化的腺苷,也将带来一定的应用前景。比如,在表观遗传学中,6-甲基化的腺苷是一种重要研究对象。人类的肥胖、粮食的增产等,都与 6-甲基化的腺苷相关。
在与原料价格对比之后,和志奇发现当采用本次论文的研究路线时,所使用的甲基化试剂是目前最便宜的。并且这种甲基化试剂可以直接与便宜的腺苷原
料发生反应从而制备
6-甲基化腺苷。不过,就目前的反应条件来说,要想实现工业化的生产,还需要再做一些技术优化。
事实上,当本次课题还在进行中的时候,已经至少有两三家公司与和志奇的导师 教授联系,希望可以生产本次研究中的产物。
2022 年,和志奇的导师 教授去欧洲做报告的时候,一位来自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于上述产物很感兴趣。当 教授回到美国之后,还让和志奇准备准备一份材料与该公司保持联系。
(来源:
Science
)
为烯烃臭氧化合成方案提供全新模式
以上,是关于本次论文的基本介绍和应用前景。而要想深入理解本次论文,则要从臭氧开始说起。
臭氧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1840 年。作为一种强氧化剂,通过廉价易得的氧气即可造出臭氧。
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臭氧在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成熟应用,比如水处理、食品处理、医疗消毒、造纸纺织、石油化工、半导体制备等。
在上述应用中,其主要机理在于通过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和高活性,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和碎裂,从而降解以及去除目标物质中的有机质。
在有机化学领域,臭氧和烯烃的反应已经发展将近 80 年之久,这一反应也被写入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之中。
对于烯烃来说,它的碳碳双键可以用 C=C 来表示。当烯烃与臭氧发生反应之后,烯烃就能以可控的方式,将碳碳双键加以碎裂,从而生成两个含有碳氧双键的新片段(C=O)。
由于烯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、以及石油化工产品中,因此以烯烃作为原料的可控臭氧化碎裂反应,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以及药物生产之中 [1]。
以上,便是本次研究的大背景。而当和志奇申请博士后的时候,导师让他写一个研究预案。那时,组里第一篇
Science
论文刚被接收。和志奇根据那篇论文,写了 10 多页的研究预案,其中就包括本次课题。
顺利加入课题组之后,和志奇按照一开始拟定的思路开展研究。大概花费三个月时间,他就初步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。
期间,和志奇的导师 教授去了几家药物公司、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。回来之后她跟和志奇说,她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根据课题组第一篇
Science
论文,能否将氮原子或含氮杂环引入烯烃反应。
而导师被问到的问题,恰恰就是和志奇正在研究的内容,这也更加坚定了和志奇的方向。然而,他起初始设计的模型反应、以及最优反应条件的底物,依旧比较简单和粗糙。
于是,他开始着眼于天然产物、药物分子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中间体等化合物,试图将这类转化用于上述化合物的合成和后期修饰。
由于这些化合物结构各异、性质各异,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因素,导致课题进度有所减缓。
不过,这也让和志奇拥有更多时间,去思考该如何将自己研发的新型合成手段,用于药物或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之中,从而让一些昂贵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得以简化。
成功完成上述合成案例之后,他开始进行机理研究,借此探索出具体的反应机理,从而能为发展新型反应带来指导。同时,对于目前存在的反应短板,上述反应机理也能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。
整体来看,通过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,和志奇针对烯烃臭氧化的反应历程进行分析,证实利用烯烃臭氧化过程中的过氧化物中间体,能够发展一种全新的碎裂模式,即从 C1–C=C 到 C1[2],从而为烯烃臭氧化合成方案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。
其还结合自由基化学技术,发展出一种利用烯烃解构的再重组方案,借此构建一种烷基胺的合成方法(从 C1–C=C 到 C1–N)。
从产物类型来讲,在天然产物、药物、农药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中,广泛存在着脂肪胺和含氮杂环。在当前的新药研发中,对于合成更为复杂的三维结构手性胺的需求日渐增加。
所以无论是产业界和学术界,针对发展可以高效构建烷基碳氮键 C–N 的合成方法,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。
从合成策略来讲:汇聚式合成策略,是一种以简单原料为出发点的传统方法,即通过一个个片段拼接的方法来构建复杂分子。解构重组策略,是一种以复杂原料为出发点的新兴方法,目前得到的发展相对较少。但是,在应用场景上,两者之间可谓既不相同、又互为补充。
事实上,有时直接从复杂原料出发,通过分子骨架的解构重组来构建目标分子,其实会更加高效。关于此,和志奇也在论文中展示了几个案例。
此外,在本次工作中的机理研究部分,他发现了一个长期以来都被人们忽视、同时也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机理。
具体来说,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反应体系,是一个
经典的铜催化剂组合体
系。此前基本所有的领域内论文,都在机理研究部分按照惯性思维,来研究之前已被反复提及的机理。
而本次论文则通过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,
来让人们重新思考此前论文中的结论是否正确,同时还可以为领域内的后续工作起到指导作用。
日前,相关论文以《脱烯胺化:臭氧分
解和铜催化将 C(sp3)–C(sp2)键转化为 C(sp3)–N 键》()为题发在
Science
,和志奇是第一作者,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奥云·柯文()担任通讯作者[3]。
图 | 相关论文(来源:Science)
“魔怔”老师和 400 页补充材料
教授一丝不苟的态度,也是本次论文顺利发在
Science
的原因之一。和志奇表示:“我感觉我已经算是比较强迫症的人了,结果她比我还‘魔怔’。”
比如在机理研究上,一开始和志奇并没有打算做太多。他先是合成了几种铜催化剂,然后做了几组对照试验。虽然相比此前报道的产率低了一些,但他还是希望按照前人的做法,提出一个和其他文献报道相似的反应机理。
“可是 教授就是盯着我那低一点的产率不放,并一再要求我给出详细原因,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进行做。”和志奇说。
由于 教授没有研究金属有机的背景,课题组也没有相关的实验条件,一开始的机理研究进行得尤为艰难。而且由于反应速率很快,有的反应底物刚一加进去整个反应就结束了。
稀释浓度之后,反应速率虽然可以被降低,却又会导致铜催化剂浓度变得过低,以至于很容易被体系中微量的氧气氧化。
这时,根据课题组的已有条件,和志奇对操作步骤做了几次改良。“虽然实验条件已经尽可能的严格,但也经常遇见重现性差的时候。以至于机理实验这块做了大半年,操作繁琐、工作量大、又没啥好数据,我一度都想要放弃。”和志奇说。
后来, 教授一再坚持,还帮他借来各种仪器,最终在 公司的技术支持下,终于完成了部分机理研究。
所以,如果不是 教授的一再 push,那些一直被认为不可能的机理,也不可能在本次反应体系中成为现实。
(来源:Science)
和志奇继续说道:“还有一个例子也能体现她的‘魔怔’。一般导师可能只会仔细修改论文正文, 教授连补充实验部分也是一遍遍地认真看。”
她还要求和志奇按照写博士毕业论文的程度来写补充材料,每个图、每张表都要先详细地描述一遍,再分析一遍里面涉及的化学问题。
和志奇说:“我一开始是非常抗拒的,因为首先一般大家都不这么干,其次我觉得补充材料又不是正文,把图放上去就行了,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肯定会去看的,干嘛还让我写得这么细。但是, 教授还是一再坚持。”
“没办法我也只能写,后来我的补充材料总共有 400 多页,文字部分有 130 多页。她就一遍遍地打印出来看,用笔批注上然后让我改。光在补充材料部分就改了 5 轮。更别提正文部分,从 2021 年开始我都记不得修改过多少个版本了。”
当然,最后的结果非常好,审稿人也表示机理研究、以及补充材料中的说明非常详实。根据实验数据、以及和志奇对于数据的解读,这位审稿人非常认同本次论文的结论。
事实上,和志奇一开始做的是本次工作的另一个方向。在当前工作中,对于脱烯胺化反应来说,其中的“胺”是含氮杂环。而在起初,和志奇做的“胺”是叠氮。
当使用环状化合物里的烯烃官能团,来做脱烯叠氮化的时候,起始分子中的环会被打开,从而生成一种一头是叠氮、一头是羰基化合物的产物。
由于叠氮非常容易还原成为一级胺,而一级胺又非常容易和另一头的羰基化合物缩合,从而再将环关上。
所以,上述反应的净结果在于:将一个环烯中的一个碳原子置换成氮原子,也就是从碳到氮的分子骨架编辑(C to N skeleton editing)。
近年来,这一研究方向刚刚起步,不过学界已经在
Science
、
Nature
等顶刊发了不少论文。在这些论文中,人们往往研究的是芳香环体系。
而假如利用和志奇的本次成果,就可以做饱和的脂肪环体系。未来,将由该课题组的另一位博士生,继续围绕上述方向开展研究。
参考资料:
1.
Chem. Rev
. 2006, 106, 2943–2989.
2.
Science
2019, 364, 681–685
3.He, Z., Moreno, J. A., Swain, M., Wu, J., & Kwon, O. (2023). Aminodealkenylation: Ozonolysis and copper catalysis convert C (sp3)–C (sp2) bonds to C (sp3)–N bonds.
Science
, 381(6660), 877-886.
运营/排版:何晨龙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科学家提出化学合成新路线,拓宽经典有机反应的应用范围,为烯烃臭氧化合成提供新模式
Original
朵克斯
DeepTech深科技
轻触阅读原文
DeepTech深科技
Like
Share
Wow
Comment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